霍邱一中发展简介(2020年版)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43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国教育发展而言,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3年来,教育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印证与缩影。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霍邱一中一同谱写出了灿烂辉煌的历史,孕育着令人期待的明天。
领导关怀 扶轮推毂
滔滔淮河水东流宛转,巍巍大别山起伏连绵。霍邱一中孕育在这片红色的土壤里,成长在这钟灵毓秀之地。如今的霍邱一中,依托着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支持,凝聚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拼搏努力,从简简单单的几排瓦房,到如今鳞次栉比的校园,走过了一段艰难创业、砥砺前行之路,正阔步走向新的更高远的征程。
霍邱一中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办学新路子、新方法,齐抓共管,效果突出,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8年,为优化城区教育布局,原霍邱三中整体并入霍邱一中,成为学校的初中部。
2014年,县委县政府对霍邱一中的发展做出重要调整,提出了“一年有变化,两到三年改变在全市地位和形象”的奋斗目标。同时坚持从严治校,通过多方面的调整和梳理,有效阻止了学校管理下滑、教学质量下滑、高考升学下滑和社会声誉下滑的不良态势,提升了社会各界对霍邱一中发展的信心。
2015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对霍邱一中进行整体搬迁。经过两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建设,2017年8月顺利搬迁进入新校区。占地540亩,投资近8亿元的新校区,恢宏大气,设施一流,成为“贫困县办大教育”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的集中体现和响亮名片,也成为远近闻名、参访学习的新地标。
2017年底,投资近亿元,占地125亩的霍邱一中城南分校破土动工,也已经在2019年竣工并交付学校使用。目前,一所集校本部、城南分校和教学点于一体的教育集团雄踞在蓼城大地。
……
如今的霍邱一中,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式、现代化、智能化学府。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自成一体,布局合理。校园错落有致,建筑物鳞次栉比。冶秋亭、何林桥朴素典雅。校园广场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湖泊、凉亭、喷泉、假山相映成趣。教学楼、图书综合楼、风雨体育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设施完备。心理咨询室、数字实验室、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网千兆接入,无线WIFI全面覆盖,智慧校园系统全面投入运行。
霍邱一中的变迁还在继续,这一步步变迁,都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投入;这一次次飞越,都是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而这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党和政府对霍邱教育的支持,对霍邱一中发展的关怀。从省委、省政协到省教育厅,从市委市政府到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无数次莅临霍邱一中,特别是近几年,以刘胜书记、段贤柱县长领衔的县委县政府,反复调研,科学决策,举全县之力,秉持“坚决办好霍邱一中”的理念,助推着霍邱一中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育人育德,彬彬济济
霍邱一中的德育工作始终围绕和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切实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服务。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一月一主题’德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模式,收到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1.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育人格局,做特色德育
学校德育,是现代学校管理工作的主题,我们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四德”教育,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而且必须把个人品德放在最为核心的地位。学习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品德教育。为有效实现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连续多年举办班主任论坛,每年暑假举行班主任岗前培训,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不断提升班主任的教育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家长育人水平,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的作用。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智慧课堂等活动,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教育学生,凝聚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家长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力量。
2.抓好学生“六项”教育,开展一月一主题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品德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制定了《霍邱第一中学“一月一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采取一月一主题的形式,每周围绕月主题设立子主题。结合这些主题,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三爱”“三节”活动,学习雷锋精神系列活动,“心存感恩,爱我一中”活动,“文明伴我行”活动,“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母亲节,献孝心”活动,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演讲、网上知识竞赛活动,班歌大赛活动,法律知识讲座,学习《弟子规》教育活动,“复兴中华,圆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最美教室、寝室、办公室”评比活动,“自尊自爱,注重仪表”活动,“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等等。
学校开展的“每月一主题,每周一子题”的德育工作,已经形成了系统化,对学生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教育,避免了德育内容的重复和缺漏,有助于学生思想和心智的全面发展。
3.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德育软实力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来。进入新校区以来,学校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各教学楼、宿舍楼、教师办公室和校园公共区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评比,最美办公室评比,营造德育教育氛围。现在,全校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已初步形成,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旗、班徽、班歌、班级誓言、班级活动等,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营造出了一种健康向上、充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生寝室文化环境也是亮点多多,成为兄弟学校来访参观的必到之处。
学校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开设国学知识专题讲座,举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和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教育教学,行远自迩
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生存与发展之根本来自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绩。学校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科研为抓手,尝试探索合作办学,中高考成绩连上台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抓住教学常规不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结合新课程理念,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构建高效、和谐课堂。通过分管副校长包年级、领导班子包班级、学科组专家包学科,参加听、评课、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诊断等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高考录取的全面提高。
自2015年以来,应届本科达线人数、一本达线人数连年攀升,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C9院校和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屡创新高。2016年录取清华大学1人,2017年录取清华大学1人,北京大学1人,中科大1人。2018年录取清华大学1人,北京大学2人。2019年录取清华大学3人,北京大学3人,中科大3人,清华北大录取总数在全省位居第八,全市名列第一,逼近全国百强高中。
2.尝试探索集团化办学,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霍邱一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忘初心,不忘扶贫大局,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帮扶农村薄弱高中。自2016年启动的霍邱一中长集中学教学点和随后启动的周集中学教学点办学尝试,均取得巨大成功。
经过几年的实践,集团化办学的经验日益丰厚,合作办学的教学点在教学常规管理、学生管理、德育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影响力日益增强。
竞赛创新,遍地开花
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为适应高考招生改革,最大程度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升学服务,学校紧抓趋势,科学谋划,成立科技创新和竞赛辅导中心。中心成立后,霍邱一中学生科技创新与竞赛成果丰硕。学校也因此被授予六安市科普教育示范学校。霍邱一中师生在全国中学生生物、数学、化学联赛,数理化能力展示活动,气象科普大赛,未来科学家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宋庆龄基金会发明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叶圣陶杯全国新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等赛场上取得了国家级、省、市级等不同等次的荣誉。
砥砺前行,共创未来
未来的霍邱一中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如何适应新的课程教学的分层分类走班,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变,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将产生巨大挑战;二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及“三位一体”的选才模式,对我们的学生培养模式产生巨大挑战;三是新一轮的集团化办学,特殊的集团化构成、城南校区的启动、新校区的配套完善,对我们的学校管理产生巨大挑战;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新时代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生管理产生了巨大挑战。不难看出,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为我们赢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抓住机遇,我们才能正确面对挑战,我们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霍邱一中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站在新的起点,走在新的征程,承载新的使命,全体一中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乘势而上!霍邱一中也将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和国家利好的扶贫政策带来的良好契机,在霍邱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之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努力把霍邱一中办成学生向往、家长信任、百姓肯定、人民满意、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县城高中,为从霍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坚定目标迈进作出应有的贡献!